【成果推介】09号:基于电子听诊器的心肺音智能诊断系统
时间:2024-12-30 来源: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网 编辑: 作者: 访问次数:50
联络渠道:请点击此处登记
项目简介:
本系统利用声信号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针对心脏瓣膜病开展智能筛查和辅助诊断,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听诊诊断能力。该技术可搭载在电子听诊器上,在社区场景实现心脏瓣膜病的筛查工作,帮助患者在发病前期提前诊断,预防性的进行疾病的长程管理。
应用场景:
基层医院、区域性医联体医共体、家庭医生
团队简介:
该团队专注于声与阵列信号处理、医疗传感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究,以及声、光、电信号和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应用;重点开展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医疗数据智能分析一体化解决方案;团队以智能医疗硬件产品+健康服务相结合的产品服务模式,结合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技术,重点关注以分级诊疗为代表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及家庭场景下的健康监护服务,最终实现深耕大健康领域的价值性应用。
王智(博士)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PI,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声与阵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以及机器人定位与导航、工业物联网、健康医疗等行业的深度应用。在多个交叉方向上均有良好的研究基础,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工程项目经历。发表SCI和EI收录期刊100余篇,其中在IEEE Trans系列等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已授权10余项。声信号智能感知和处理方面的技术突破,荣获了2018年“微软”全球室内定位比赛3D组语音分组的冠亚军,以及2020年 “华为杯”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工业无线智能感知与优化方面的技术突破,荣获了2019年“中国自动化学会CAA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10,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10。
徐东阳(博士)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原科大讯飞研究院研究员,专注声学信号和人工智能研究工作,具备声学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研究、算法、引擎开发7年工作经验,国内最早将麦克风阵列技术应用于医疗,汽车,电视,空调,录音笔,智能音箱等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产品研发及落地经验。发表SCI及EI论文一作3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9项,其中已授权6项。
蔡盛盛(硕士)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联合培养;长期从事声学、医疗器械领域的科研及产品化工作,曾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863项目;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4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10余项,先后获苏州高新区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和姑苏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支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带领团队立项开发并产品化电子听诊器产品,获得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第一张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张FDA和CE医疗注册证。
应用案例:
湖州市中心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湖南省小儿先心病筛查、安医大一附院呼吸疾病管理等、北大深圳医院小儿肺炎随访。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