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介】06号:CubeTrack变形履带机器人
时间:2024-12-30 来源: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网 编辑: 作者: 访问次数:71
联络渠道:请点击此处登记
项目简介:
CubeTrack变形履带机器人包括履带式移动车体和轻巧作业机械臂两部分。履带式移动车体采用变形履带结构,其特有的三角形变形结构,可在维持较小体积的状态下,顺利通过狭窄区域以及障碍路面,包括沙石瓦砾、50cm沟壑、40°斜坡、上下楼梯以及积水坑洼地面等。车体的移动速度不小于1.5m/s,可迅速地到达目的地,且左右履带为差分控制,可完成顺逆时针的原地360°旋转,保证控制的便捷性与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复杂环境的适应与通过能力。作业机械臂由五自由度机械臂和单自由度机械手构成,该机械手采用柔性设计,材质柔软,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在抓取物体时能对被抓物体形成包络。从而具有灵活的作业能力,可以进行自主开关门、移除路障、高处取样、灾后救援等操作。
应用场景:
CubeTrack变形履带机器人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国家电网的电路巡检:将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搭载在CubeTrack变形履带机器人上,使其能够满足国家电网对电路巡检的要求。
灾后救援工作:CubeTrack变形履带机器人凭借其出色的地面适应性,能够在灾后情景中执行搜救任务,如地震或火灾。它的能力可以在危险的环境中寻找受困人员,从而提高救援效率。
跨楼层的巡检工作:CubeTrack变形履带机器人具备出色的爬楼梯能力,能够在不同楼层之间进行移动,实现高效的室内巡检任务。这一功能在各种场景下都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在建筑物、工厂和公共设施的监测领域。
应用案例:
在与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卷烟厂的合作中,CubeTrack机器人搭载了精心选择的传感器系统,负责日常的监测工作,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大幅度减少了人力资源的需求。
团队简介:
本团队面向工业领域对自主无人系统所涉及相关智能技术的重大需求,依托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才平台,借助于空中自主无人机及其集群的内在优势,围绕自主导航感知单元、室内外自主无人机等集成系统的开发,开展机器人自主导航、集群感知、规划、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力求成为国际领先的移动机器人团队。现阶段研发团队共计43人,包含博士后1人,博士生11人,硕士23人,本科生4人,工程师2人。
曹燕军(博士)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PI,毕业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期间前往德国图宾根大学及慕尼黑工业大学学术交流。曾带队参加深圳市“智创杯”前沿技术挑战赛锦标赛,凭借灾后救援多机器人系统获得三等奖(300万元奖励),曾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Hackatown智慧城市竞赛一等奖、加拿大蒙特利尔Implement Al人工智能竞赛二等奖、欧洲宇航局PANGAEA-X项目团队贡献奖等。承担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重要课题,至今已发表顶级期刊及会议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相关图片: